遼寧作家網(wǎng)原網(wǎng)站入口
風浪里盛開的“海蓬花”
來源:解放軍報 | 作者:李青松  時間: 2024-05-20

?  長篇報告文學《海上花木蘭》(大連出版社)一書,講述的是駐守在遼寧省大連市長??h海洋島鎮(zhèn)的“三八女炮班”一代代女民兵們,艱苦奮斗、戍邊衛(wèi)國的感人故事。作品情感飽滿、主調昂揚,書中描寫的人物鮮活靈動、可圈可點。

  海洋島位于長山列島東南端,突入黃海深處,為列島的“釘子尖”。如果把長山列島當成守護祖國前哨的“眼睛”,海洋島就是“眸子”。這里位置險要,近衛(wèi)大連、遠護京津冀,歷來是戰(zhàn)略要地。60多年來,共有14代“三八女炮班”女民兵們先后駐守在這里。她們克服生產、生活等重重困難,用滿腔熱血守護著祖國海防。

  海島上有一種向陽而生、耐鹽堿抗風寒的花,叫海蓬花,是勤勞勇敢的漁家兒女的象征。作者認為,“三八女炮班”就是一簇綻放60多年不褪色,甚至更加絢麗奪目的海蓬花。她們以國家利益為重,以戍邊衛(wèi)海為神圣使命,以堅忍不拔的拼搏精神扎根海島、無私奉獻,譜寫了一曲強邊固防的時代贊歌。

  作者劉國強投入真情創(chuàng)作,描寫了30余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從多個視角展現(xiàn)了她們的內心世界,謳歌了她們的家國情懷。

  作品敘述立體豐滿,既有人間煙火生發(fā)出的愛與美,也有練兵場上揮灑的汗與淚。作品中的故事時間跨度有60多年,歷史與現(xiàn)實交織、矛盾與沖突交替、生活與練兵疊現(xiàn),使得人物和場景以及所發(fā)生的故事真實可感。

  在“三八女炮班”女民兵們鋼鐵般的意志中,也透著女性固有的細膩和敏感。作者對于女民兵們人生境遇中的迷茫、煩惱,甚至是悲傷和痛苦,也沒有刻意回避,而是用細膩的筆法,寫出了她們的堅韌與頑強。于是,那些閃亮的句子噴薄而出——“堅持,從堅持不住時開始”“美是絕望的時候仍要臨水照鏡。至暗時刻,用身體劈出光芒”……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的結構比較新穎。全書共八章,每一章的開篇都是用一首“漁民號子”為引領。8首“漁民號子”分別是起錨號子、拉網(wǎng)號子、大櫓搖號子、撐大篷號子、勒錨號子、推船號子、拉纖號子、揚帆號子。讀之,號子的吼聲如在耳畔,那種豪邁的大海氣息撲面而來。每一個“漁民號子”代表的是一種品格、一種力量、一種精神,與本書的人物氣質相匹配。全書雖然以現(xiàn)實主義風格為主基調,但通過這8首“漁民號子”,使浪漫的色彩充盈在字里行間,使本書的藝術境界得到了升華。

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