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作家網(wǎng)原網(wǎng)站入口
懷念一種聲音(組詩/節(jié)選)
來源: | 作者:李 皓  時間: 2019-12-02
懷念谷子
 
與步槍站在一起
你并不那么鋒芒畢露
只是羞澀地垂下頭
聆聽著什么
 
其實一直是這樣
越是接近秋天
你的頭就越是沉重
直至折頸   然后
思想的顆粒紛紛脫落
從母親粗糙的手掌上滑過
在碾子吱吱呀呀的謠曲里
成為那個偉大公式
重要的組成部分
 
而作為種子的那一部分
被母親晾曬在檐下
告訴每一個
打我家門前走過的人
這金黃的名言
在和平的年代
依然能生長出
無窮的光芒
 
解放鞋
 
從鞋里倒出的沙子
一粒粒
積累著路程
 
這雙鞋
曾讓一個停滯的中國
開始走動
 
遇江是船
越山為梯
饑渴的時候
三五九旅的镢頭
在鞋里長滿了莊稼
 
鞋是一種精神
穿在中國的腳上
二萬五千里長征
讓解放鞋   一直
攀到天安門城樓上
 
刷刷刷
這是解放鞋發(fā)出的聲音
幾十年  不絕如縷
 
鞋們走過的地方
開出大片大片紅色的花朵
像無數(shù)顆鮮艷的紅星
把中國照耀
 
針線包
 
一針一線
讓一支隊伍
源遠(yuǎn)流長
 
針線包是革命的音符
被我們擁有時
長征便不曾中斷
暗夜里的針線
在衣服上流露出曙色
 
那些補(bǔ)丁
讓中國的衣裳
完好如初
細(xì)密的針腳
是構(gòu)成紅旗的經(jīng)緯
更是一些道路
訴說著革命的曲折
 
我們不能沒有針線包
至今從里面抽出的情感
依然能縫合
不曾熨平的傷痕
 
雪山 草地
都屬于教科書的記憶
而針線包永遠(yuǎn)是一種
勝利的召喚
補(bǔ)丁卻成了箴言
我們因此而溫暖終生
 
牢記針線包
即使我們今天身著筆挺的西裝
也會一塵不染
 
雕像:揮手之間的毛澤東
 
從戎最深的印象
是消瘦的我
穿著肥大的軍裝
站在沈陽中山廣場
分辨主席右手指明的方向
 
風(fēng)從這個方向吹過
雨從這個方向襲過
而主席依舊不動聲色
 
你的手勢如此動感
撫過樓群 鋼鐵
村莊和糧食
你手指的方向
是生活上升的方向
是金屬堅硬的方向
是農(nóng)民豐收的方向
 
我無法考證這個手勢
何時揮出
然而在一次次聽完國歌
看完升旗儀式之后
我深深感到生活的信念
依然是一種瓷實的純白
 
獨輪手推車
 
一輛木質(zhì)獨輪手推車
在淮海戰(zhàn)役紀(jì)念館
幽幽地泛著光澤
 
那時我是學(xué)員
肩負(fù)堅硬的蔚藍(lán)色軍銜
很風(fēng)光地走在
瞻仰的隊列中
想象1949年的前夜
 
大戰(zhàn)役摧枯拉朽
烈士的遺物
成為和平的注腳
他們用過的槍支
槍膛里已沒有子彈
卻是一輛木質(zhì)獨輪小車
斑駁的彈孔
準(zhǔn)確地?fù)糁辛宋?/div>
并且質(zhì)問
是否回憶過一位元帥
精辟的論斷
 
其實我是從多年后的
一部戰(zhàn)爭電影里
認(rèn)識到人民
以及屬于人民的后勤
于是報考軍校時
我毫不猶豫地
選擇了后勤專業(yè)
而在此之前的那個年代
如果我能承擔(dān)一輛
獨輪手推車的分量
我又何嘗不是
他們當(dāng)中的某一個
 
江姐
 
紅巖上的梅
這是多年以來的美麗
而你29歲永生的芬芳
卻穿過烈火
穿過渣滓洞高大的圍墻
穿過浩瀚時空 進(jìn)入
每一個風(fēng)和日麗的日子
 
太多的暴風(fēng)驟雨
都吹打在你羸弱的身軀
太多的苦難
伴著你 把牢底坐穿
渴望光明的人
卻在黎明前匆匆而去
不珍惜光明的人
永遠(yuǎn)活在黑暗里
 
都喊你江姐
因你革命的青春朝氣蓬勃
因你的可敬可親
因你的斗志昂揚(yáng)的形象
在人們心目中永不磨滅
 
懷念你
太多時寄情于一株紅梅
看她傲霜凌雪氣節(jié)浩然
就看見你英勇的模樣
那些一遍遍喊你江姐的人
熱淚盈眶
 

藍(lán)褲子
 
我看見一群熟悉的藍(lán)褲子
正列隊向我走來
他們擺臂的聲音比春風(fēng)還要響亮
此刻,用一下英姿颯爽這個詞
顯得那么貼切,那么意味深長
 
她們是小曹、小朱、小趙、小黃、小周
他們是小談、小姜、小陳、小那、小景
我是小李,消瘦自戀哥們兒浪氣的小李
沒錯,我是你們隊伍當(dāng)中的一個
我也穿著一條藏藍(lán)色的軍褲子
 
更多的時候,我愿意把你們
想象成孟旗溝漫山怒放的杜鵑
鮮艷欲滴,香氣四溢,美不勝收
無邊無沿地裝點著清原的春天。而有了你們
1991年根本不需要詩意的修辭
 
那些年,我多么想把你們當(dāng)中
某一個美麗的女兵,變成我的妻子
然而失之交臂的宿命,讓我們走著走著
就走散了。那條藍(lán)褲子已經(jīng)洗得發(fā)白
我不愿遺棄,那或許是我們的接頭暗號呢?
 
其實許多男兵都有著與我一樣的想法
只是不敢表達(dá)或者還沒來得及說出
清原的春天轉(zhuǎn)瞬即逝
而孟旗溝早就成了我們被風(fēng)霜打磨過的
臉上,那一條最深的皺紋
 
可我只記得你們年少單純的面容
不施粉黛,不勝嬌羞,沒一絲雜念
像清一色的藍(lán)褲子,不敢輕易地去觸碰初戀
如果時光之水真的可以倒流到二十三年前
這一季,清原的杜鵑花只為我們盛開
 
錦江山
 
鳥兒都飛走了
把叩門的聲音,踮得
更加空洞,悠遠(yuǎn)
 
一枚碩大的紅葉
阻斷我望向窗外的視線
我不知道
江水是不是像大海一樣
漲潮
 
有些美留在途中
江山之美不在峰值
山間的日月
比你及腰的長發(fā)
還長
 
當(dāng)秋葉和陽光
一齊垂到你我身上
我的江山
便愈加錦繡
 
戰(zhàn)爭都偃旗息鼓了
錦江山卻怎么也
無法平靜下來
 
四月三日為戰(zhàn)友聚會而作
 
接到戰(zhàn)友聚會的邀約,我開始
認(rèn)真審視這個日子,認(rèn)真
回憶一九八九年的春天
 
那一年乍暖還寒,似乎
看不見我昨天在小區(qū)里看到的
玉蘭,垂柳,迎春花
 
作為花朵,玉蘭和迎春
對季節(jié)最為敏感。一有風(fēng)吹草動
小道消息就傳滿了整個校園
 
柔軟的垂柳,像那一個會寫詩的
女生的腰肢,她心神不定
的樣子,像個剛?cè)胄械男√貏?wù)
 
我??嵋粯樱λψ詈蟮拈L發(fā)
頭也不回地跑上軍列,夜色
掩蓋了我的淚水,和軟肋
 
我穿走了故鄉(xiāng)那一年的
所有綠色,把自己
當(dāng)作某個神話中的人物
 
清一色的日子,我男人一樣
學(xué)會了抽煙,喝酒,想家
學(xué)會了忍耐,性情,兩肋插刀
 
當(dāng)這些字眼兒釘進(jìn)我骨子里
的時候,我已遍體鱗傷
最初的戰(zhàn)壕早已淪為墓地
 
這是怎樣的隱喻,當(dāng)我們重逢
互相叫不出名字,卻能夠
心無芥蒂,一醉方休
 
一個車皮,從四月三號那天
開走了,一路向北
一路沖破年少的黑暗,和阻力
 
說起這些的時候,我的眼
再次盈滿淚水。在強(qiáng)大的時間
面前,我又一次軟了下來
 
懷念一種聲音
 
秋日重臨
有一個聲音再次接近神圣
我不得不放下手中
正在寫詩的筆
傾聽抑或懷念
 
由于年輕,我只能依靠
某種具體事物
去觸摸歷史
譬如那個秋天里的聲音
以及與這個聲音
極其和諧的手勢
六十年前已重重?fù)]過
一如這個夏天
最后一個雷聲滾過
我的視野開始涌進(jìn)
漾漾黃金的光芒
豐收與勝利
在那些莊嚴(yán)的時刻里
多么相似
 
沿著這個聲音的邊緣
我的保養(yǎng)得極好的手
觸摸到草鞋  銅號
小米和步槍
和被煙葉子熏黃了的大手
那雙手握慣毛筆能詩善賦
牽我們在風(fēng)雨中從容行走
讓信仰穿透心臟
抵達(dá)鋼鐵的骨頭
 
我們民族永恒的方向
是旗幟  是真理
是這個聲音最純粹的部分
越過寒冷的年代
成為我們大災(zāi)難之后
豐富的糧食
精神  責(zé)任  使命
這些晶瑩的顆粒重新回到
善良的生命之中
 
懷念一種聲音
我們曾經(jīng)年輕的思想
開始成熟
而共和國不朽的名字
依然響亮無比
 
萬忠墓斷想
 
每一個中國人,都有
一道甲午的傷口
這道傷口有多長
從花園口到旅順口的路
就有多長
 
每一個大連人,都有
兩萬個親人
每一個親人都姓忠
每一個親人都活過了兩個甲子
每一雙眼睛都充斥著難以言表的紅
 
白玉山上揮之不去的火燒云
二零三高地上怒放的東瀛櫻花
那是總也無法痊愈的仇恨在結(jié)痂
那紫茄子一樣的顏色
像極了我們屈辱百年的臉
 
那些浴火重生的火焰樹啊
是1894年的條條斷臂
是折斷的刺刀,扭曲的槍炮
是狼子野心無法辯駁的恥辱柱
長著長著,就成了中國人的脊梁
 
那些靈性的烏鴉
即使口無遮攔,卻道出了真實的暴行
讓那些掩蓋罪證的黃土
都形同虛設(shè)。而需要血來償還的
血債,從來都不需要撫慰
 
老鐵山的櫻桃綠了再紅
東雞冠山上的槐花謝了再開
而黃渤海岸的海水依然咸腥
隔岸的人們啊
你們何時才能覺醒?
 
我們可以摒棄前嫌,但山川不讓
我們可以忘卻疼痛,但靈魂不勻
那沒有悲壯的人生多么蒼白
當(dāng)我們一次次面對墓碑上的如血殘陽
總覺得芒刺在背
 
大發(fā)洋橋
 
題記:在內(nèi)蒙古包頭市石拐區(qū)老工礦區(qū)(原名大發(fā)煤礦),有一座日本人建的小橋,名為“大發(fā)洋橋”。
 
那么多錚亮油黑的煤
從大發(fā)洋橋上一路走過
一直走到東洋
成了貪婪的倭寇上等的食糧
吃著吃著,人
就變成了鬼
 
那么多帶血的寶藏
曾經(jīng)被羸弱的我們拱手相讓
一座不長不短的小橋
讓我們交出了母親的奶汁甚至血肉
而這一根橫亙多年的骨刺
一直也沒有,拔出來
 
橋,終究是留給人走的
當(dāng)鬼子像煤球一樣四散逃去
那永不坍塌的便是一個簡單的真理:
當(dāng)鬼依然附著在一個民族的肌體上
這個民族即使建再多的橋
早晚也要走投無路
 
石拐晚鐘
  ——寫在包頭石拐日偽電報局舊址
 
你偷竊過我們的耳朵,是的
我們對你缺乏警惕
對于狼子之心,我們常常誤認(rèn)為
那是一串好玩的數(shù)字
善意的告慰
 
滴滴答答,噠噠嘀嘀
像極了點頭哈腰唯唯諾諾的晚鐘
菊花的禮儀,刀鋒的陰招
很快就挖空了包克圖的城池
剜空了石拐人心頭
茂密的森林
 
每一串阿拉伯?dāng)?shù)字
都是無數(shù)塊堅硬的煤塊
他們吹著啼血的口哨
從趙長城、秦長城的夯土和碎石瓦礫中
甚至陶罐上,蜿蜒劃過
劃出一道道總也愈合不了的傷口
 
電報局不是最深的那一道
它偽善的面孔,比花朵圓潤
根深蒂固的一支,植于肉店、酒肆、理發(fā)店
中間,那些軟骨頭把子彈的尖叫
當(dāng)作了京戲的唱腔
 
嗯,電報局也是那不散場的戲臺
粉墨登場的東瀛小丑,早已打道回府
留下狼藉,留下鐘聲,留下寸草
像一把把鉗子,鉗住我們滴血的心
而我們再次發(fā)出的電文,不需要
一個數(shù)碼,只有一顆鋼鐵的牙
 
駝峰機(jī)場
 
十萬匹駱駝在奔跑
十萬朵彩云在逍遙
當(dāng)冬日的昆明正被一片霧霾籠罩
騰沖才是花容月貌的春城
 
我從一朵彩云上走下來
帶來當(dāng)年十萬青年十萬軍
那是十萬座火山十萬朵火焰
勝利,從一棵鳳尾竹開始燎原
 
滇西抗戰(zhàn)紀(jì)念館
 
在此識別一些禽獸,或許更能夠
看清狼子野心,更能夠
激發(fā)國人潛意識里無限的
血性與豪情
 
那些展品一定是有味道的
這種味道一定是與血有關(guān)的
密支那,野人山,遠(yuǎn)征軍,
滇緬公路,高黎貢山,飛虎隊
這些詞,還有那些墻上的姓名
都帶著某種腥味
 
腥味一定與疼痛有關(guān)
疼痛與視覺有關(guān)
當(dāng)一滴血再次在心頭興風(fēng)作浪
我的嗅覺便迅速恢復(fù)知覺
抗戰(zhàn)!抗戰(zhàn)!
 
遵義
 
讓我們從這里
切入和觸摸
時間以及戰(zhàn)爭
的根須
 
歷史的筆鋒
倏然一轉(zhuǎn)
就是二萬五千里
 
當(dāng)一座城市
因為一個會議
而在人們心目中
熠熠生輝時
那流光溢彩的二層小樓
便是一個哲學(xué)的提示
 
遵著共產(chǎn)主義
全無敵
 
草地
 
這里沒有道路
這里有的是
高過紅五星的茅草
這里有的是
足以淹沒八角帽的泥沼
 
作為一條道路
不該有的
這里都有了
該有的
卻一樣也沒有
 
長征的本質(zhì)就在于
把死路
走成生路
 
草鞋
 
長征謂之壯舉
是因為紅軍
總是將特殊材料
制成一些司空見慣的東西
譬如用草
制成鞋
 
我們穿過名牌皮鞋的腳
其實沒有資格
穿這種鞋
 
當(dāng)你走進(jìn)博物館
一雙不曾腐爛的草鞋
足以令锃亮的皮鞋
黯然失色
思想?yún)s踏實無比
 
靈性的草鞋啊
一雙雙
擺滿了長征路
 
雪山
 
血紅 雪白
而山
不過是紅軍腳下
一塊石子
翻過去
也就踢飛了
 
而那些稍大一些的
絆腳石
雖極具威脅
卻不曾將紅軍
絆倒過
 
因為
血 總是熱的
而白色
并不恐怖
 
紅小鬼
 
沒有憂傷的少年
背著小米加步槍的少年
吹沖鋒號的少年
我稱您為爺爺?shù)纳倌?/div>
 
紅小鬼
革命和勝利
是你唯一的心事
 
你童稚的歌聲
灑滿這條
不歸路
 
作為有生力量的
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你總是在那面旗幟的指引下
前赴后繼
 
紅小鬼
你是紅飄帶上
一顆無畏的星辰
面對蒼茫
不后退
也不流淚
 

上一篇:黃云堆雪

下一篇:飛行者或其他

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