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作家網(wǎng)原網(wǎng)站入口
重溫家訓(xùn)修德守心
來源: | 作者:范海洋  時間: 2019-12-02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家風(fēng),家族的一種家規(guī)和崇尚,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成長,世世代代的傳家寶。
  前不久,我到杭州參觀了歷史悠久的“中華老字號”杭羅福興絲綢廠,采訪杭羅福興絲綢的繼承人邵官興,聽他講家風(fēng),講“誠心友善”的家風(fēng),傾聽他回憶起13歲那年背著扁擔走街串巷,母親面對出門兩天歸來的他那種心疼。歷經(jīng)300多年絲綢技藝傳承織就了綾羅綢緞的羅,舉世無雙的杭羅,如今是國寶級的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我在寫下《誠心友善代代傳》采訪手記的同時,在感懷家風(fēng)的傳承。省作協(xié)建新老師和海巖老師鼓勵我要“寫寫自己的家風(fēng)”。
  我出身平凡之家,沒有豐功偉績,也沒有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我也有傳家寶。祖輩的家訓(xùn),父母的教導(dǎo)和勤勞,涵蓋倫理道德和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的家風(fēng),給與我平凡而非凡的智慧和力量。
  
  “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兄弟互相助,尊師如重親,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敬長輿懷幼,憐恤孤寡貧。”
  
  家風(fēng)尚禮。對長輩孝敬,對上級忠勇,對兄弟互相幫忙,對老師要想尊重家長那樣,對鄰里要敦厚和睦相處,對待老幼有愛心。“尊重”兩個字,這是我一生學(xué)不完的課程。
  家風(fēng)質(zhì)樸。母親常對我說:“見人要說話。見到長輩有尊稱,迎來送往有禮貌”。對人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母親對人友善,對長輩,親朋和鄰里,都十分舍得。每逢過年過節(jié),她總要帶上我,帶上自己親手準備好的禮品到親屬家串門,親手包的粽子,剛出鍋的包子,香噴噴的腱子肉……很多是我和哥哥眼巴巴看著流口水,還沒吃夠的美味。那時我和哥哥還小,還不懂得“好東西要分享”的道理。直到成長歲月里,得到了許許多多貴人幫忙,我們才理解母親的心,那是她的尊重,用勤勞的雙手,為我們結(jié)下的善緣。
  
  “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字紙莫亂廢,須報五轂恩,作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
  
  家風(fēng)崇文。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惜字如金,懷著感恩的心,悲憫的情懷,積累知識,幫助他人。
  字如其人。字也是門面,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表達和傳承。世界上的語言,只有漢語,有陰平陽仄之分,極富有音調(diào)和韻律的字組合在一起,有詩,有散文,有小說,各有千秋。字相同,每個人的寫法不同,組合起來成了不一樣的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激發(fā)人的想象空間。近些年漢語熱正在復(fù)興,從拼音到方格,學(xué)漢語不難也難,學(xué)得了外在,而內(nèi)在精髓需要經(jīng)歷加以參悟。或楷書或行書或草書,“家風(fēng)”兩個字,有些寫在紙上,有些寫在心田。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世世代代演繹的家風(fēng),在有形與無形之中,似乎千變?nèi)f化,又似乎永恒雋永。
  我從小就對帶字的東西感興趣,有文字的東西我總要看個究竟。父親說:“寫字要寫端正,惜字如金,不夸大其詞,言之有物。”父親的字,我是敬佩的。小時候,我經(jīng)常鉆進爸爸的書柜里玩“捉迷藏”。在搬進搬出書本的過程中,那些寫著我看不懂的字和有配圖的書是一個寶藏,于無聲中占據(jù)了我大半個童年的時光。我常在里面翻出來爸爸的筆跡,好看如音符般的連筆字,我認不清幾個,誤認為長大了,都學(xué)寫這么難的連筆字。爸爸經(jīng)常受人之托幫人家寫寫牌匾,或掛在堂前,或擺在店面,那一筆一劃的字,引來無數(shù)敬佩的目光,盡管我們家不以此為生計,但我明白,字要寫好,不僅僅寫好自己的名字,還可以幫助他人。我也一度認為,把字寫好,就可以寫好文章,就可以擁有很多書籍,就可以有自己的寶藏。  
   橫平豎直,練筆從最開始用格尺逼著寫得整整齊齊,到一筆一劃認認真真的田字格,工整的字跡曾為我讀書階段的作文贏得高分,經(jīng)常被老師當做范文在課堂上讀給大家聽。我漸漸喜歡上用文字來裝點門面,用文字來抄寫美麗的詩篇,用文字來書寫我的驚訝與歡心。
  
  “處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兒孫堅心守,成家種義根。”
  
  家風(fēng)重義。家風(fēng)是一種堅守,不忘本分,不忘初心。為人處世,德行是根本,志向遠大,持之以恒,有情有義,品質(zhì)好,有誠信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受人歡迎,都會帶給周圍溫暖積極的能量。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打地洞”。民間俗語充滿著智慧。成敗,福禍,仿佛都是因果,又仿佛并非一成不變,物極則反,否極泰來。無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個人若沒有好的家風(fēng),沒有好的教養(yǎng),往往容易誤入歧途,即便是取得一點成就,也會付之一炬。
  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我為范仲淹的大義情懷感到自豪;也為“范進中舉”得失之間的轉(zhuǎn)變而感到遺憾。同樣姓范,歷史已經(jīng)走遠,故事永遠流傳。
  我們是龍的傳人,家風(fēng),不僅僅是自己的家風(fēng),而是我們的家風(fēng),國家的國風(fēng)。小家碧玉也好,大家閨秀也罷,無論怎樣,我們要有自己的家風(fēng),有故鄉(xiāng)的家風(fēng),有國家的家風(fēng)。
  守心,靜下來,重溫家訓(xùn),感悟樸素的人生哲理,修身養(yǎng)性,勇敢實踐,把祖宗的家風(fēng)傳承下去。
  
  “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過境,勤讀圣賢書,尊師如重親,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敬長輿懷幼,憐恤孤寡貧,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字紙莫亂廢,須報五轂恩,作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處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兒孫堅心守,成家種義根。”
                                    ——范氏家訓(xùn)

上一篇:書話

下一篇:父母的言傳身教

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