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作家網(wǎng)原網(wǎng)站入口
我又打起了羽毛球
來源: | 作者:張曉光  時間: 2019-12-02
  三十六年前,我在云南空軍某航校當飛行教員,天天都打羽毛球。
  那時,我們教學飛行任務非常繁重,一個飛行日要飛六次特技,空中飛行時間在四小時以上。這樣大強度的飛行訓練,沒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是頂不住的。為此,我們每天都要進行兩個小時的體育鍛煉,雷打不動。航校的鍛煉條件非常好,體育設施齊備,有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乒乓球場、羽毛球場……體育參謀帶領我們做完體操、單杠、雙杠、旋梯、滾輪等基本項目后,大家就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進行鍛煉。我最喜愛打羽毛球,每天都要玩上一個小時。我的對手有時是我們飛行大隊長或中隊長,有時是我的學員。平時,我們之間是上下級關系,見面要敬禮,不能越雷池一步。上了羽毛球場地打起球,上下級關系立刻土崩瓦解,都像下山的猛虎,恨不能把對方打個落花流水,趴在場地上起不來,俯首認輸……打完球,個個大汗淋漓,回宿舍沖個溫泉澡,好爽!上天飛行,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多大的飛行量都在所不辭。
  后來在百萬大裁軍中,我們航校被裁減了,我轉業(yè)回到家鄉(xiāng)沈陽參加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氐降胤?,我依然喜歡打羽毛球。但單位沒有羽毛球場地,隨便在什么地方打散球又沒勁,風大時干脆打不成,索性就不打了。
  我在部隊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鍛煉身體的習慣,突然停下來渾身難受,我就堅持跑步,每天早晨至少跑一萬米,還跑馬拉松。我也經(jīng)常游泳,還參加冬泳,三九天破冰下水游泳,鍛煉意志品質和身體耐力。因為一直堅持鍛煉,我工作起來就跟十八歲小伙子似的,不知道什么是累。
  今年八月,我們遼寧將要舉辦第十二屆全運會。為了迎接十二運,更好地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向全國展示遼寧人民的精神風貌,去年十月十日,我家門口的滑翔公園被政府改造成了滑翔體育館,免費對外開放。我聽說后,喜出望外,隨著成千上萬的人流進去參觀。體育館大極了,有三個足球場那么大,有八層樓高,體育設施齊備,有羽毛球場地、乒乓球場地、籃球場地、排球場地、溜冰場地、習武場地、跳繩場地、體操場地、健身器械場地、兒童樂園……可以同時容納上萬人鍛煉身體,比當年我們空軍航校的條件還好。聽說,為了給老百姓做這件好事,政府投巨資改造場地,采購和安裝體育器材。此舉,體現(xiàn)了政府“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深得民心。大家看到滑翔體育館這么大,這么好,還免費開放,個個樂得合不上嘴,沒有一個不叫好的,都說十二運給沈陽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咱老百姓跟著沾了光、受了益。
  我最感興趣的是羽毛球場地,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六塊羽毛球場地,球網(wǎng)支好了,白色的界線也畫好了,拿起羽毛球拍就可以玩。我的手腳立刻癢癢起來,買來一付羽毛球拍,換上運動服,興致勃勃地跑到滑翔公園體育館打球。到羽毛球場地一看,傻眼了:六塊場地已經(jīng)人滿為患,有的一塊場地竟然分成兩伙人打,各占半場。只見球員們跳起扣殺,飛身救球,長沖短吊,聲東擊西,打得熱火朝天,旁若無人。沒有占著羽毛球場地的人也不閑著,在中間地帶打起散球,也玩得很不亦樂乎……我愣在那里,心想,大家如此喜歡羽毛球運動,為什么不多搞些羽毛球場地呢?沒有占著場地的人都和我有同感。
  我們的呼聲迅速反應到政府有關部門。這年頭,政府為老百姓辦事講究雷厲風行,速戰(zhàn)速決。第二天,羽毛球場地的中間地帶就支起了羽毛球網(wǎng),畫上了界線,突然間,羽毛球場地由原來的六塊變了十二塊,這就大大緩解了場地供不應求的狀況。我每次去打羽毛球,先做些準備活動,熱熱身,等上一小會,就有場地空下來。和我打球的對手都是素不相識的人,通過打球認識了,一聊才知道,他們很多都不是我們鐵西人,有的家在蘇家屯,有的家在于洪,有的家在大東,有的家在北行,有的家在五愛市場,路上要走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這里,都是一些羽毛球愛好者,慕名而來,樂此不疲。和我對陣的既有耋耋老者,也有年輕小伙,還有翩翩少年,個個步伐敏捷,手腕靈活,身手不凡。可見,羽毛球運動在沈城深受喜愛,十分普及。每次,我都和對手打得熱火朝天,汗流浹背。冬天,穿的衣服多,出汗后,只好一件一件地往下脫衣服,最后只穿著背心打,還是大汗淋漓,背心也被汗水濕透。打完球,回到家,沖個涼水澡,渾身舒服,一個字:爽!
  我好像又回到了當年生龍活虎的飛行歲月……
  
  
  

上一篇:愛的曙光

下一篇:迎全運,看遼寧

贊0